日本人xxxⅹ18hd19hd_中国一区二区_日本午夜毛片_丝瓜成人_亚洲天堂视频网站_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

銀醫系統建設,便民服務平臺,智慧醫院建設

股權代碼

850107

新聞中心

PRESS CENTENR
企業資訊
行業資訊
基層醫院的臨床路徑管理工作應該如何開展,你了解嗎?
發布時間:2016-10-19

關鍵詞:自助服務系統、自助銀醫一卡通,自助一卡通,醫療自助服務系統、教育自助服務系統、自來水自助服務系統、金融自助服務系統、軟件定制服務、信息化解決方案、醫療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醫療信息化產品供應商、智慧社區自助服務系統

 

    “力爭全部三級醫院、80%以上二級醫院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工作。”這是李克強在2016年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的醫改重點。臨床路徑管理作為我國醫改的重點內容和當前醫院醫療改革的熱點,不僅是加強醫院管理、規范醫生診療、控制醫療成本的有效途徑,也是分級診療最具參考和使用價值的醫療操作方式。然而,根據醫米調研得出“我國超3成基層醫療機構和村鎮醫生不了解臨床路徑”,如何有效開展臨床路徑管理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臨床路徑起源和定義

 

    上世紀60-80年代是美國個人醫療費用的高速增長時期,處于急需解決控費問題的邊緣,臨床路徑應運而生。早在1971年美國就已成立SITO基金會,致力于醫療品質的改善及醫療費用的控制。1981年更通過以DRG為基礎的付費方式,明顯的降低了病人的住院日數。1983年10月1日,美國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實行了定期付款制,這種制度的基礎依據正是DRGs。這一做法使得同一種DRGs患者均可按同樣的標準進行付費,與醫院實際發生的服務成本無關。可見,“臨床路徑”在美國誕生的主要任務是控制醫療費用。

 

    臨床路徑在我國起步稍晚,1996年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吳袁劍云博士向護理界引入臨床路徑這一概念。此后,雖然有小部分醫院進行了嘗試,但在中國的醫療界中臨床路徑的應用和推廣始終沒有引起大的波瀾。直到2009年12月,國家衛生計生委頒布了《關于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通知》,臨床路徑的推廣工作才算正式上了軌道。

 

    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ay)是指針對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標準化治療模式與治療程序,是一個有關臨床治療的綜合模式,以循證醫學證據和指南為指導來促進治療組織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終起到規范醫療行為,減少變異,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的作用。

 

臨床路徑的痛點

 

     臨床路徑是一種標準化的診療程序,適用于一般規律的疾病,可指導普通醫生少走彎路,卻不適合具有特殊性的臨床醫生。從醫療機構、管理系統和病人三者的角度分析,推行臨床路徑是有一定困難。

 

    第一,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對臨床路徑管理的態度各一。對大醫院而言,他們認為自身的軟硬綜合專業水平比較高,完全有能力獨立處理一般疾病,不需要機械的照搬臨床路徑。尤其目前大醫院的主要任務還是解決急危和疑難雜癥患者的問題,特別是下級醫療機構上傳來的重病患者,恰恰這部分重病患者大多是基層臨床路徑應用失敗的結果,大醫院就不可能再在這些病人身上完全機械的運用臨床路徑,因此,很多大醫院對于臨床路徑的態度都是冷淡的。對區縣醫院而言,他們還是很希望通過臨床路徑的引導,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醫療水平和醫療效果,讓基層醫生少走彎路,少誤診,獲得患者的滿意,增加醫院收入。但是由于區縣醫院,尤其是最基層的鄉鎮衛生所優質醫療資源過于短缺、高精醫療設備貧乏、專業骨干少,導致誤診漏診率高,臨床路徑的正確實施難以保證。

 

    第二,缺乏專業臨床路徑管理系統,臨床路徑自身存在不足。我國臨床路徑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從2010年原衛生部正式下發112種臨床路徑開始,截至今年上半年,一共制定下發了22個專業481個病種的臨床路徑,74個縣級版臨床路徑。據有關消息透露,這個數字還會進一步增加,并在較短時間內達到1000種。面對如此龐大的臨床路徑模板及數據,如果醫療機構不引入專業性強、操作性簡單的臨床路徑管理軟件,必然會增加醫護工作量,科室間協作溝通不暢,不能及時發現臨床路徑自身存在不足,增大臨床路徑推廣的阻力。

 

    第三,患者及其家屬配合參與醫療行為缺乏積極性。由于患者缺乏專業醫療知識及獲取知識的渠道,在治療過程中,醫生采用什么治療方案,吃什么藥,做什么檢查、花多少錢,患者都是“兩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只能盲目順從醫生的安排。這種“唯醫生是舉”的就醫體驗,不僅打擊了患者參與醫療行為的積極性,同時也是導致醫患關系緊張的重要因素。

 

基層醫院是開展臨床路徑的主戰場

 

    相對于大醫院對臨床路徑的冷淡及最基層鄉鎮衛生所的有心而力不足,以縣級醫院為主的區縣醫院應該是開展臨床路徑的主戰場。

 

    首先,縣級醫院是地域綜合醫療實力最強的醫療機構,科室設立齊全,專業骨干比例高,服務面比較廣,可以對臨床路徑較好駕馭和辯證使用能力,能基本保證臨床路徑的正確執行。

 

    其次,縣級醫院是當地高精醫療設備的集中地,可以運用互聯網信息化手段,引入專業臨床路徑管理軟件。可借助政府和大醫院構建區域醫療信息化平臺,實現遠程會診、遠程培訓與遠程指導。

 

    最后,縣級醫院推行臨床路徑有利于醫改和分級診療的開展,能有效解決基層“看病難看病貴”,對基層醫療結構完成90%就診業務有重要作用。

 

臨床路徑執行三部曲

 

    一、結合電子病歷系統,讓患者便捷就醫、安全就醫、有效就醫、明白就醫。在臨床路徑管理過程中,醫生及患者都可以通過移動APP查閱患者的電子病歷,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治療方案、用藥情況、體檢報告、路徑執行情況,規范了醫療行為,避免醫院或醫生在治療中的隨意性,有效控制過度檢查和不合理用藥現象,降低了醫療費用。同時充分保障患者知情權,提前知道住院時間和醫療費用,主動讓其參與治療過程,讓患者病治得放心、錢花得安心,建立和諧醫患關系。

 

    二、將臨床路徑管理與HIS系統進行完美對接,實現臨床路徑管理指標電子化統計。區縣醫院采用HIS系統,建立門診掛號工作站,患者便可利用手機掛號APP輕松掛號。通過醫生工作站和護士工作站,引入臨床路徑系統和業務流程,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實現診療、護理規范化,標準化,提高診療護理效率,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縮短患者住院天數,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醫療成本和住院費用,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尋找出最符合成本效益的最佳治療護理模式。院長可通過醫院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系統,對臨床路徑入組率、完成率進行統計分析,加大對臨床路徑工作的督查,將臨床路徑管理在績效考核管理和獎懲制度中體現,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做到臨床路徑管理指標的電子化統計。

 

    三、構建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保證了醫療行為和醫療質量的“同質化”。基層醫院要與當地大醫院共同構建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在臨床路徑規范文本下,醫生的醫囑采用“打鉤”的方式,促使不同醫院、不同醫生在治療同一種疾病時所采用的治療方式、所做的檢查、所用的藥品都是相同的,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了“同質化”,有效規范常見病、多發病診療。這樣一來,患者不必因為一些常見病、多發病而擠到大醫院就診,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同時,在制定臨床路徑的時候,專家組可剔除一些,可做可不做的檢查、可用可不用的藥品,并且把診療流程科學化,縮短了住院時間。基層醫院采用標準化臨床路徑的病種后,患者所花的費用普遍下降,少則一成,多則兩成以上。

 

    基層醫院開展臨床路徑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臨床路徑在政府的一推再推下,終將會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帶各級醫院當中,如若還是盲目死板的執行文件和規章制度,是必會使醫療資源出現浪費的情況,這也是對患者的一種不負責任。因此,基層醫院應該從實際出發,利用符合自身情況的臨床路徑管理系統,嚴格規范醫護診療行為,給患者提供物美價廉的醫療服務。

  本文由醫療自助服務系統-醫療信息化產品供應商-城銀科技:www.www.hfrlm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