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PRESS CENTENR2016年是互聯網金融行業發生深刻變化的幾年:整改、規范與發展;或轉型,或清盤退出,堪稱監管元年。預計在監管元年以后,2017年網貸行業將出現四大趨勢。
趨勢一,從“多小雜”到“少大精”。
2016年政策對行業洗牌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包括電信業務許可證、銀行存管、信息披露等規范性指導和硬性要求等在內的監管細則出臺,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行業隱性“牌照”,使得平臺的運營成本大幅增加。小平臺自我消亡,偽平臺將被掃地出門,而大平臺在合規調整中則受到更多青睞,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未來“馬太效應”將更加凸顯。
隨著越來越多的強背景企業涌入網貸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在市場和監管的雙重作用下,預計2017年監管過渡期后,能夠繼續存活并且不改變業務形態的網貸平臺將逐步浮出水面,網貸將告別“多、小、雜”,進入“少、大、精”的良性發展時代。
趨勢二,大數據風控成風口。
作為信息中介的網貸平臺,風控能力被視為核心。目前,我國的征信體系正處在加速建設完善階段。可以預見2017年乃至未來,我國的征信將實現傳統征信與大數據征信的有效結合。
互聯網金融的大數據風控并不是完全改變傳統風控,而是在豐富傳統風控數據維度的基礎上實現對金融風險的立體、動態、實時監測。如通過互聯網的海量數據優勢從財富、安全、守約、消費、社交等幾個維度來評判,為用戶建立信用報告,形成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海量數據庫。目前,各大網貸平臺已經建立或者正在籌建基于大數據的風控模型,以此提升自身平臺的風控能力。
趨勢三,資產細分疊加收益利率下降。
隨著網貸行業進入規范發展階段,未來網貸平臺的關鍵競爭力將體現在資產的篩選與甄別、風險的管理與控制方面,優質資產成為眾多平臺爭奪的香餑餑。由于監管細則中關于借款金額的限制,對以企業貸款為主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影響較大,將導致平臺集中轉型,轉向更小額分散的資產,而這也將加速行業細分進程,出現大量專注于某一類用戶或者某一類資產等垂直細分型網貸平臺,例如消費金融、小微企業貸、小額抵押貸等多種類型。
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預計2017年會有越來越多的平臺通過降息來爭取優質借款人,處于平臺資金端的出借人的收益率也會隨之下調,這也是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走向成熟的體現。
趨勢四,差異化競爭帶來服務升級。
在經歷了粗放式、混沌式、搶占式發展階段之后,網貸行業正由野蠻生長向良性發展轉變。展望2017年,存活下來的網貸平臺間的競爭也由單純拼高收益、規模化向提升用戶體驗,以及服務的精細化和差異化方向發展。
在網貸新用戶獲客成本高企的當下,深挖存量用戶便成為突破口,而讓用戶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是增加平臺黏性的關鍵。例如,目前已有網貸平臺,通過結合個人消費、電商、社交、征信等大數據構建信用評價模型和智能風控體系,單個借款用戶幾分鐘便可快速拿到為他“量身訂制”的借款額度。在行業同質化現象突出時,充分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服務,較之以往“千人一面”的模式化服務,顯然對用戶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網貸的核心價值在于激活了民間資金進入實體行業,服務到了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未充分服務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它的“去中介化”,提高了融資效率、降低了融資成本。從長期來看,是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市場需求的。在瞬息萬變的大變革時代,唯有合規、透明、不忘普惠初心的平臺才能在監管政策和市場競爭下得以生存與發展。
本文由整體信息化解決方案-醫療信息化產品供應商-城銀科技收集提供:www.hfrlm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