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PRESS CENTENR互聯網醫院通過利用互聯網,把醫生的診斷方案和治療能力,從大城市、醫療中心城市或者大的三甲醫院,輸送到遠端,尤其是缺乏高端醫療資源的地區。
“互聯網醫療正面臨的形勢是,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科技創新的驅動以及深化醫改的要求。”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代濤近日在第二屆互聯網醫療大會上介紹道。
據了解,作為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醫療衛生歷來是國家工作部署的重點。然而,生活中醫療資源分配不平均、基層醫療服務質量低、醫患關系緊張、“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卻仍然存在。
一方面,今年10月,國家首次提出“健康中國”并作為國家戰略寫進規劃綱要。另一方面,在“互聯網+”概念的席卷之下,醫療衛生行業也積極參與其中引來諸多變化,互聯網醫院應運而生。今年更被視作是互聯網醫院的爆發元年。
那么,互聯網醫院作為互聯網醫療發展下的產物,能為醫療行業注入怎樣的活力?此前不少互聯網醫療企業因商業運作模式不清而陷入“倒閉潮”,互聯網醫院又是否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為此,《中國產經新聞》對好大夫在線CEO王航進行了專訪,共同探討互聯網醫院未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大勢所趨 助力分級診療
《中國產經新聞》:互聯網醫院與傳統醫院相比,具備哪些特質,解決了哪些問題?
王航:互聯網醫院最大的核心就是通過利用互聯網,把醫生的診斷方案和治療能力,從大城市、醫療中心城市或者大的三甲醫院,輸送到遠端,尤其是缺乏高端醫療資源的地區。這其實和國家倡導的新醫改中分級診療的模式相匹配。分級診療是強調把患者留在基層,在2017年實現“大病不出縣”的目標。怎么實現呢?要在基層醫院解決問題,還要保證醫療效果,只有一種方案,那就是把高端專家的“人力”送到基層去。通過互聯網醫院,讓患者在線上得到各地專家的診療方案,再由本地醫生協助實施專家方案。從而讓醫療流程更合理,病人流向更合理,這樣就能起到分級診療的作用。
《中國產經新聞》:業內人士普遍把今年看作是互聯網醫院爆發式發展的元年,互聯網醫院是未來醫療行業發展的趨勢嗎?
王航: 醫療是個很傳統的行業。目前,各個行業都在與互聯網融合。相比來看,醫療行業的融合還是慢一點。這和醫療行業傳統又嚴謹的特點分不開,而這也勢必要求它在和互聯網融合時走的更穩妥。
應該指出的是,國家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已經日益突出,同時隨著國家經濟的大發展,人們對于醫療服務的需求也在提升。在這兩個力量推動下,人們對于醫療的訴求就會不同于以往。人們需要更好的醫療服務,更專業的醫療專家。但是目前我國其實是非常缺乏醫療資源,尤其是高端的醫生資源。
現實是,快速增加高端醫生資源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個醫生的培養需要10-15年。既然不可能快速培養高端醫生,我們就借助互聯網的作用,甚至將來還會用到人工智能,用這些效率工具幫助整個社會提升醫療體系效率,間接提升整個醫療資源的保有量。所以我覺得,互聯網醫院一定是當前乃至未來10年至20年內,醫療資源缺乏問題的唯一解決之道。
充滿挑戰 安全問題引關注
《中國產經新聞》:既然今年是互聯網醫院的發展元年,那我們可以說,互聯網醫院還是“新生事物”。其未來可能會面臨哪些發展挑戰?
王航:主要是兩方面的挑戰:安全性問題和固有習慣轉變的問題。首先,醫療動輒就牽扯到生命安全,沒有重來的可能,所以如何在線上確保診療安全至關重要。其次,大多數人們的醫療觀念、消費習慣和看病習慣已形成了固化,要改變已有的習慣去接受并適應新事物,也是一個挑戰。
《中國產經新聞》:那么,應該如何去應對上述挑戰呢?
王航:在安全性方面,我認為應該嚴格把控醫生的資質來源,在入門的時候就應該嚴格審核。管住入門門檻,后面的風險就相對可控了。同時互聯網醫院的管理流程和日常運營中的監管辦法要明確設立出來,作為線上的醫院機構,它需要新的管理制度。第三就是觀念上要轉變。當前沒有任何數據可以證明,互聯網上的醫療行為會比傳統的醫療行為風險大。
一般來說,只要是資質健全的醫生,根據完善的病情資料和詳細的問診,是可以做到在線上對病患做出診斷的。只要醫生入門和運營管理進行了嚴格把關,安全風險就會大大減低。
至于如何讓人們轉變看病習慣和消費習慣,后續應該把互聯網醫療服務的特點優勢,充分通過產品流程設計、服務流程設計展現出來。讓老百姓真的覺得,用互聯網看病確實很方便很靠譜,從而轉變患者行為。
觸及醫療核心變現模式清晰
《中國產經新聞》:近年來,互聯網醫療的創業項目不斷涌現。但自2015年下半年開始,不少平臺卻被曝出大規模裁員甚至宣布倒閉的消息。原因何在?
王航:資本“寒冬”下,很多互聯網醫療公司的現金流都有問題。而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無法完成獨立的商業循環。在資本“寒冬”之際,資本方會更謹慎也更看重業務價值。但真正有特點的、能幫助患者的企業其實還是可以拿到融資的。從這方面來看,其實暴露了兩個問題:其一,對整個互聯網醫療行業來說,商業模式還不能做到自負盈虧,不能通過自我形成商業循環;其二,行業內的同質化競爭很嚴重。在資本火熱的時候,或許可以分一杯羹,但在資本“寒冬”時,同質化嚴重的互聯網醫療企業就沒有了優勢。
《中國產經新聞》:相比過去“一哄而上”的互聯網醫療企業,互聯網醫院是否存在更為清晰的盈利模式?
王航:從前的互聯網醫療平臺可能多是提供醫療的周邊服務,比如提供信息咨詢類的服務,但不能實質性的解決看病診療的問題。這個關鍵問題解決不了,互聯網醫療平臺的使用價值有限,那么它的商業空間也有限。在醫療行業里面,核心服務是診療診斷和治療兩個關鍵環節。如果病患抱著診療的目的,平臺卻不能提供相應服務,大家付費使用的可能性和規模就會減小。
互聯網醫院則不同?;ヂ摼W醫院介入到了診療的核心環節。診療提供的是醫療的核心服務,那么互聯網醫院的變現商業化就相對容易。
雖然是線上醫院,但是依然能夠提供傳統的診療服務。在線下看病時病患需要掛號問診,那么在線上為醫生的服務付費,也是合情合理的。其次是在互聯網醫院上買藥,有專家會診,能拿到權威專家的意見。另外現在很多人都在慢慢嘗試家庭醫生,購買醫生的服務。這些方面都是明確可操作的,患者能從中得到實在的服務,自然也愿意為服務買單。如此一來,互聯網醫院的商業化運作就能帶動起來。
《中國產經新聞》:目前,“十三五”醫療與衛生的專項規劃正在加緊制定,您從業內人士的角度來看,對此有哪些發展期望?
王航:首先應當更加重視互聯網醫療,把互聯網醫療名正言順的納入社會醫療體系中來?;ヂ摼W醫療是未來無法回避的趨勢。它對于加強醫療體系建設,盤活醫療體系資源,從整體上增加醫療資源供給方面,都有很大的助益。所以應該把互聯網醫療納入到整體發展規劃里面,通過合理規范,讓其進入“主流戰場”發揮作用。
其次,要推動醫生的多點執業。醫生是醫療資源的核心。在醫生資源緊張的情況下,應該充分調動醫生的能動性,做到以醫生為本才能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同時要鼓勵他們多點執業,把醫生的時間和專業充分利用起來,提供優質服務。
本文由整體信息化解決方案-醫療信息化產品供應商-城銀科技收集提供:www.hfrlmy.cn
來源:同花順財經
上一篇: 醫院檔案數字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策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