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PRESS CENTENR智能·“互聯網+”,征管效能更加顯著特色·“互聯網+”,實現政務服務最大化
“不熱情擁抱、主動融入‘互聯網+’,稅收現代化無從談起”,這不僅是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的明確要求,更是南京地稅激發“智慧稅務”新潛力的全新利器。
目標一定,南京地稅主動接招。在構建新型智慧城市、用新技術推動城市產業生態改變的大背景下,南京地稅以“大數據治稅工程”為導向,積極探索、拓寬思路與渠道,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打造創新、智能、有特色的新型南京地稅服務。近日,在北京舉辦的2016年“新型智慧型城市”峰會上,南京地稅局獲得由中國互聯網協會和螞蟻金服集團頒發的獎項——2016年度中國“互聯網+社會服務”最佳創新政府機構。
如何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讓納稅人享受到更多樣化、更舒適的納稅體驗?創新,是必然之選!
2016年,南京地稅局充分研究和應用移動支付的前沿技術,與第三方緊密協作,引入支付寶繳款功能,進一步打通了移動辦稅的瓶頸,突破了傳統服務時間、地點的限制,為納稅人創造一個“實在、便捷、觸手可及”的即時服務平臺。這一技術的運用更加貼近互聯網用戶的使用習慣,截至2016年底,通過支付寶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多筆,申報繳款合計金額15萬余元。從手機申報繳款用戶反饋的信息來看,支付寶申報繳納稅款功能符合用戶的使用習慣,操作簡便、實用性更強。
據了解,南京地稅充分挖掘互聯網技術的便捷性,將傳統的辦稅流程搬到網上、掌上,納稅人只要指尖輕點就能辦理有關涉稅事宜。2016年,南京地稅牽頭開發的江蘇地稅掌上辦稅平臺在全省推廣一年來,自然人注冊用戶近4萬戶,自然人登記辦理7939筆,年所得12萬元以上個稅自行申報3萬多筆,申報繳款合計255萬元,發票查驗11359筆等。
“近幾年,我感覺辦稅越來越方便了,現在各種網上辦稅平臺,省時省力,一個電話,動動手指就能把稅辦好,我感覺在南京,納稅服務如影隨形,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南京一家大型企業的于會計在切實體會到辦稅的便捷之后,贊不絕口。
智能·“互聯網+”,征管效能更加顯著
實現更精準有效的征管,讓納稅人體驗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務,是南京地稅一直在思考的課題。“智能”二字,指明了方向。
2016年6月,南京市地稅局與“我的南京”平臺合作,借助該平臺公信力強、用戶范圍廣等特點,探索實現社會用戶數據共享,推出了個人所得稅查詢服務,初步實現稅收數據融合機制。“‘我的南京’平臺有170萬用戶可便捷登錄掌上辦稅系統,無需進行復雜的身份認證,為納稅人身份認證和掌上辦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南京地稅征管科技處處長胡連強告訴記者。
此外,南京地稅還借助互聯網最大限度地開通涉稅事項,升級成為全功能的政府網絡平臺;在此基礎上,該局又開發了手機應用,并依托微信服務號開發了“南京地稅微稅廳”,實現了手機在線咨詢、個性化資訊訂制及推送、稅款計算等功能……一系列的科技化之舉,為實現全方位查詢、無障礙互動、全流程導航、全業務受理的“智慧稅務”新服務模式提供了保障,納稅人選擇辦稅的終端、地點、時間不再受到限制,征管效能顯著提升。
特色·“互聯網+”,實現政務服務最大化
如何實現數據共享、信息互通,讓納稅人享有南京特色的“互聯網+”政務服務最大化?特色,是實現目標的“催化劑”。
人人都用互聯網,然而在南京,就要有南京特色!通過不斷的調研與探索之后,南京地稅創造了“南京區域、納稅人需求、信息共享”的南京特色“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力求通過數據共享、信息互通,實現政務服務最大化。
據了解,南京地稅局整合優化服務器、存儲和數據管理,通過物理整合、業務整合和虛擬整合等方式,將數據庫與應用進行分離,數據集中存貯,在確保數據安全性的基礎上,開發了“數據交換平臺、國地稅聯合征管平臺、數據抓取平臺”。拓展第三方數據交換的渠道和部門,實現與銀行、房產、國土等其他部門的數據交換、比對、識別。借助海量數據優勢,開發了“大數據納稅服務策略系統”。該系統由納稅服務監控和預警平臺、納稅咨詢工作輔助平臺、納稅人需求智能提示平臺和納稅服務決策平臺構成。該局還實現了實體廳、網上辦稅、12366、網站等渠道運行情況的實時監控;向納稅人推送預警和提醒,引導納稅人進行錯時申報和靈活安排辦稅時間;為12366熱線提供“語音識別”技術,將納稅人以前錄音轉化為文本存儲,自動提供參考數據;運用數據分析,為納稅提供個性的減免稅、稅收新政等提醒服務。
“大數據、互聯網都是技術手段,我們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利用新思維新技術,更好地履行職能,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政務服務。說到底,就是通過各種方式,讓納稅人享受到便利和優惠。我們一直不斷在創新。”該局副局長唐躍的話語擲地有聲。是的,在讓老百姓、讓納稅人得到切實的便利與實惠,構建“智慧稅務”新框架、打造信息化建設新格局的這條探索之路上,南京地稅正砥礪前行!
本文由智慧社區自助服務系統-醫療信息化產品供應商-城銀科技收集提供:www.hfrlmy.cn